再过几天,我们即将迎来2025年首个非遗节日——春节。2024年岁末,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许多人对蛇年春节充满了期待。通过非遗的联结,春节走向世界,世界也在拥抱春节。为了庆祝“中国年”变为“世界年”,杭锦后旗人民检察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特别活动——“非遗+春节”联欢活动,这也是杭检首个“非遗中国年”。
(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雷介逸致新春贺词)
舞动非遗·彩带舞龙中国昀
由杭锦后旗人民检察院团支部青年们带来的“彩带龙”表演破风出场。龙引路,人锚定,左耸右伏,蜿蜒翻腾,好似云滚浪涌,河流九曲。乐响龙行,彩带龙腾,人舞龙飞。翻滚形变龙不停,人走龙游套路生,古老的节拍叠印出焕新运动,舞出了杭检精气神,也舞出了新春祥和心。
看见非遗·党建引领映初心
第一党支部的快板表演,言语幽默,节奏明快,以河套地区独有的方言讲述了检察保护的故事。
第二党支部表演的《非遗里的中国》诗朗诵,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和现场表演展示了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
第三党支部的《八段锦》,动作柔和,安定心神,形正体舒,给全体检察人员传达了健康和养生理念。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
三个党支部的精彩演出让不同的非遗智慧穿越时间,以全新的、充满活力的面貌回归生活、响应时代,创新性地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理念,以具有烟火气与人情味的讲述方式让非遗文化从千年的生活中来又回归现代生活里去。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以匠心致初心,用坚守护传承,这既是非遗传承的精神,也是杭检党建引领的初心。
指尖非遗·纸上生花万物凝
联欢活动还特别邀请到巴彦淖尔市剪纸非遗传承人、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郭永增老师现场教授剪纸,通过阴剪和阳剪,剪出花样不同的图案。
通过雕、镂、剔、刻、剪等技法,全体检察人员在红纸上剪字成句,“以象寓意”“以意构象”,用约定俗成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了杭检人朴素的美好愿望。
魅力非遗·投壶传花好运临
“传彩球”又称击鼓传花,这个经典的民间游戏,如同非遗文化一样,在岁月长河中口口相传、代代延续。它充满了未知的欢乐与惊喜,看似惩罚实则奖励,反转的规则让现场笑声朗朗,欢喜满堂。
“投壶”从我国“六艺”中的射礼演变而来,象征着“中正”的理想典范,正如司马光言:“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这背后也蕴藏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在紧张趣味的游戏中,激动人心的抽奖活动也在进行。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依次揭晓,获奖人员怀着喜悦之情上台领奖,也希望这份幸运如同非遗文化的传承,为我们带来美好延续。
传承非遗·荣退满载杭检情
祥龙辞岁福泽厚,灵蛇纳祥好运来。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氛围中,杭检的首个“非遗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此次迎新春活动不仅是一场文艺盛宴,也是杭检“非遗+春节”的一次创新体验,更是杭锦后旗人民检察院全体人员力求极致、永争一流的精神写照。
在栉风沐雨中争朝夕,在勇毅前行中开新局。2025年是杭锦后旗检察事业迈向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全体检察人员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更高的工作质效为建设共同富裕新杭后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